数字经济时代的“杭州模式”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5-16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唤醒沉睡的数字,促进民生服务数字化转型,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社会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这是杭州送给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份礼物。”

  推开齐同军位于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办公室大门,所有的来访者都会大吃一惊。

  作为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处的处长,齐同军的工作是专门与数据打交道,但他的办公桌却“一贫如洗”——没有记者想象中的N块屏幕,没有数字飞转的多种设备,面前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不用怀疑,我真的在这里办公。”齐同军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诧异,“我所有需要的数据都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可以随时随地办公。我想用这样的方式争分夺秒,用数据资源让公共治理人员的工作再高效一点,老百姓的生活再便捷一点,多省下的时间可以去陪家人,可以去晒太阳,可以去追求理想生活……”

  “城市大脑”,首创为何是杭州?

  三年前的2016年4月,就是在齐同军办公室所在的云栖小镇,突然进驻了10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杭州市可能在进行某个大项目的传闻不胫而走。

  猜测仅仅维持了半年。10月,在同一地点举行的云栖大会上,杭州正式向全球宣布,启动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城市数据大脑技术总架构师、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在会上的那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与交通摄像头的距离”迅速刷屏。

  王坚的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它们都在一根杆子上,但是从来没有通过数据被连上”。但一年以后,当他再次在云栖大会发布城市大脑1.0时,已经可以自豪地宣布“数据被连上”的阶段性胜利:试点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出行时间平均节省4.6分钟,约为10%;在萧山,104个路口信号灯实现无人调控,车辆通过速度提升15%,平均节省时间3分钟,通过信号灯智能调控,120、119等特种车通行速度更是最高提升超过50%。

  正当外界为这一系列数据激动不已时,更多人关注起另一个问题:“城市大脑”的首创为何是在杭州?在这么短的时间,它为什么已经在数个领域取得阶段性胜利?

  这个答案,也许可以从齐同军所在的部门数据资源管理局一窥端倪。

  这个正式组建于2017年6月的部门,主要职责之一是推动数据资源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组织实施城市数据大脑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其实,全国有许多地区都成立了与相关的管理部门,比如浙江省内的温州、宁波,其他省份的青岛、长春、广州,等等。但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正局级单位,却仅有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和贵阳市发展管理委员会。

  “从2000年起,杭州就提出了‘构筑数字杭州,建设天堂硅谷’;2014年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将信息经济列为全市‘一号工程’。”提到数据资源管理局的独特地位,齐同军回顾起了杭州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草图中的重要议题,标志着以数字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经成为各国共识,杭州成为中国首提“数字经济”的城市。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