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除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外,珠海是被提及最多的城市,多达20次,被频繁“点名”的背后是机遇,也是重任。《纲要》明确指出,澳门―珠海被定位为极点之一,故此要深化澳珠合作,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要支撑起澳门,珠海极点,珠海有足够的底气: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内地城市;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横琴有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大湾区的利好政策叠加;高端制造业频繁落地助力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带龙头。然而,经济规模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制约着珠海经济发展。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一极,珠海将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努力奔跑。全国两会期间,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表示,利用港珠澳大桥直通家门口的优势做好大桥文章,加快提升澳珠极点的能级量级,在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化与港澳合作,在“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珠海有独特的优势,自然环境好,区位优势明显,可往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行业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在接受包括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海可利用地域优势、产业特点形成产业导向,吸引高端人才到珠海参与创新建设,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