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9-06

  空中俯瞰,岭南名山西樵山如翡翠落在西江岸边。环山而行,一路风景迥异——南有连片的桑基鱼塘,东有气派的影视基地,北有宽敞的工业园,西有洁净的听音湖。

  透过一幕幕场景切换,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从桑基鱼塘到纺织基地、从文创小镇到生态新城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40多年前,改革春风拂南粤,珠三角大批农民“洗脚上岸”,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等行销全国。

  有着纺织传统的西樵如鱼得水,涌现出2000多家纺织企业,“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成为华南主要纺织品集散地。

  进入21世纪,广东狠下决心,改变粗放模式,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

  当年,西樵提出“科技兴纺”,壮士断腕,关停过半污染企业,且余下的全部入园,统一供应工业用水、高温蒸汽,污水处理100%达标排放。“环保倒逼让传统产业浴火重生,孕育出一批行业‘隐形冠军’。”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说,西樵不再“灰头土脸”,重现“文翰樵山、渔耕粤韵”魅力,去年还被评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这些变化几乎在珠江三角洲每个乡镇都有呈现,共同勾画出广东从农业大省走向工业强省的轨迹。70年来,广东城乡巨变,GDP翻了近5000倍,去年高达9.73万亿元,经济实力稳居全国第一。

  转型,可能伤筋动骨,却能强身壮体。这些年,广东舍得“输血”,财政投入130多亿元,实施两轮“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惠及3万多家企业。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15.260, 0.15, 0.99%)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蓬勃兴起。去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4%和31.5%。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约占全国1/5,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1.5%。

  西樵山下的佛山优坐家具有限公司旗下有6大品牌,涵盖办公家具全产业链,办公椅销量亚洲排名前列,却又完全“不像家具企业”,因为车间里没有粉尘、噪音、异味,车间外绿草如茵,还有几只漂亮孔雀在悠闲散步。该公司董事长朱政臣说:“公司健康成长主要靠创新合作模式、加大研发投入、采用环保材料。每年,公司平均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经费,开发40多款新产品,整合全球设计资源。”

  传统产业奋力升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不断为广东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从产业破题,以制造立省,奠定了广东工业化基础。去年,广东三次产业比重为4.0∶41.8∶54.2。全省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数量达1146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5万家。其中,电子信息和绿色石化两个产业集群产值均超万亿元。未来,广东将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继续向工业强省挺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