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9-26

  砥砺奋进70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中国工业经济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

  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位于西南地区的成都,其工业发展与祖国同频共振。

  这里,曾激荡着中国制造的先声,飞扬着实业兴邦的家国梦想:成都量具刃具厂、成都机车车辆厂、国营西南无线电器材厂、红光电子管厂……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我国工业史上留下了痕迹。

  这里,“中国产业地标”正在强势崛起:全球一半的IPad平板电脑产自成都,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量产的第6代AMOLED全柔性生产线——京东方AMOLED柔性面板落地于此……一个个重量级项目续写成都工业辉煌。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蕴含着2300年建城史的深厚积淀,成都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个春秋里快速发展,走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布局、改革开放大发展、新世纪大跨越等不同时期,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型,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49年的不足10%到2018年的37%,由昔日的“三根半烟囱”成长为“城市脊梁”,推动成都向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华丽转身的同时,以综合实力担当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之责。

  眼下,成都新一代的工业奋斗者们,秉承前辈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为这座城市的高能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贡献力量。□文君(图片由成都市经信局提供)

  体系 从0到1的突破

  工业是产业的重点,产业是城市支撑。1949年,成都仅有造币厂、民康染厂、启明电灯公司和裕华纱厂,被称为“三根半烟囱”,生产能力低下,产业体系几乎为零。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用勤劳和智慧、青春和奉献,在成都这片大地上构筑起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为重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参天大树,从幼苗开始。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家统一规划,成都被国家电子工业主管部门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电子工业基地之一;1984年,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将电子工业列为发展城市优势产业的首位;2004年,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封装测试项目落户成都,随后引领带动一大批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成都……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