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长江经济带,宁波如何更有作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15

  近日,一艘满载进口泰国大米的集装箱船在宁波入境后,通过水水中转至长江沿线各口岸,内陆市民很快就吃到新鲜的泰国香米。

  据了解,“中粮快航”依托中国海运旗下中海集运的4条东南亚航线进行运营,每周可提供的进口粮食舱位从960箱增至1900箱,预示着宁波成为东南亚农产品的进口基地。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

  宁波口岸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扼守长江黄金水道的“T”形交汇要冲,具有辐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战略区位,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宁波口岸当如何作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粮食需求不断扩大,进口量逐年增多。2014年10月,宁波口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之一。据统计,2015年,宁波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出口农产品4.7万批次,货值29.4亿美元。

  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局长孙大为表示,宁波口岸作为服务华东辐射内陆的主要进境粮食门户,江海联运服务优势明显。

  进口粮食具有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疫情和安全卫生风险大等特点,“部分进口产品也存在质量问题,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北仑检验检疫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截至目前,检验检疫部门从进境粮食中截获有害生物192种、3324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3种、286种次。

  据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科长水红光介绍,早在2012年3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和宁波四地检验检疫机构就进境粮食的检验检疫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实现了区域内粮食进口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确保进口粮食更加安全快捷通关。

  2015年10月16日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宁波、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2个长江经济带检验检疫局正式启动进口通关一体化模式。

  据了解,2015年以来,随着煤价、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一路走低,而“海进江”物流通道则是进口企业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必由之路。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