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对坚持党管人才、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人才规划纲要》下发后,我们从北京市的实际出发,制定下发了《北京市贯彻〈全国人才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并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专门部署。回顾几年来,我们在加强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战略,加强领导 迈入新世纪,进入新阶段,我们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宏伟构想和发展战略。要落实这一构想,必须大力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努力营造人才资源密集、人事法规健全、专业结构合理、市场开发有序的人才环境,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几年来,我们围绕首都经济建设的目标,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通过制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如《加强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1998-2003年)规划纲要》、《加强全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1999-2003年)规划纲要》和《科学技术干部队伍建设(1999-2003年)规划》等,大力推进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育才、聚才、选才、用才,使首都人才队伍的总量大幅增加,结构更趋合理,素质明显提高。据统计,到2002年底,北京地区人才总量达190万,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人才占有量已达到3000人。在制定和落实规划纲要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党组织逐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使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二、抓政策,优化环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关键要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服务环境。今年,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优化人才环境作为优化首都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对国内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实行“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搭建引进人才的“直通车”,建立留学归国人员回国来京工作的“绿色通道”。凡是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以上的,都可以领办工作居住证;凡是研究生或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都可以通过所在单位办理北京户口。二是制定实施港澳台来京参加工作人员以及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者的优惠政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级人才可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者发给《外国人居留证》,提供入境及居留等便利。三是开办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为留学归国人员在京创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四是加强对非公经济各类人才的服务和培养力度,在对优秀人才实现项目资助上一视同仁。五是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社会化,打破地域界限、身份界限、所有制界限,为非公经济等方面的社会人才评定职称。六是贯彻《人才规划纲要》精神,在5年内平均每年聘请国外专家1000人以上,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服务。
三、抓改革,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首都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自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下发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在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几年来,先后有36名局级党政领导干部,272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984名处科级领导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已在全市党政机关中普遍实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3898人次通过竞争上岗走上处科级领导岗位。中央《人才规划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下发后,我们制定了《关于区县党政正职拟任人选、推荐人选实行全委会投票表决的办法》,并通过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20名区县党政正职和政府组成人员。几年来,我们积极拓宽知人、识人视野和渠道,优中选优地选配各类干部和人才,使一大批既有较高学历、又有较突出政绩的年轻干部走上了主要领导岗位。比如,这次通过票决的20名党政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6名,占8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名,硕士学位的4名。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干部人才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四、抓培训,提高素质 几年来,我们以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各类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在抓好干部境内主体班次干部培训的同时,大力开展境外培训工作。1999年以来,我们已举办领导干部境外培训班32期,分别到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进行培训,中长期班4到12个月,短期班1到3个月,共培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91人,其中区县局级干部123人,为首都代化建设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目前,全市25%的区县局级党政领导班子,有一至两名干部参加过境外培训。根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2003年我们要加大境外培训力度,在精心组织好区县局级党政正职境外培训的同时,拟举办各类境外培训班共22期,培训460人左右。同时选派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和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科学决策、宏观管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五、抓导向,有效激励 加强舆论引导,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是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评选表彰工作,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宣传和服务力度。如先后组织开展了八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以及四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评选和表彰工作,对各类优秀人才进行项目资助,设立“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北京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项近20多项,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发展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人才使用是对人才最大、最直接的激励。今年,我们准备选拔100名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区县局级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通过各种措施和努力,进一步突显人才的社会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热情,使他们在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落实《人才规划纲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北京未来发展前途的大事来抓,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营造氛围,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首都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首都“新北京、新奥运”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