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拓进取引领风气之先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1-08

  广州人大概不会忘记,当国门刚开,“南风”滚滚袭来之时,各国外商就跨上了中国国土,寻求合作。广州开发区从一开始就提出要以“简政、高效、亲商、务实”的原则开发这片土地。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刚刚成立的广州开发区就提出“依法建(治)区”的理念。

  1985年4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发出,成为全国第一个特殊功能区地方性法规。

  当时,一些外商听到广州开发区颁布了法规后,纷纷到此洽谈项目,认为在广州开发区投资有法律保障。当时美国驻穗领事还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等法规内容详尽、条款具体、文件规范、法制严谨。

  “只要外商来,我们基本上就没有星期天,没有白天黑夜。”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张建武回忆说,当时很多项目之所以来,是被开发区人的效率打动。开发区能在两天时间内,给外商一套非常漂亮的策划案材料,让人看了以后感受到开发区的效率,最终选址在此。

  但不为人知的是,当年广州开发区只有2万元的开办经费。原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秉衡用这2万元中的300元买了10张办公桌,就搬进了广州开发区筹备小组的办公地点。

  30多年后,这2万元翻了多少番?

  2018年,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465亿元,年财税总收入1052亿元。35年里,分别增长了3500倍和500万倍。

  “今天开发区的发展成就远超当时设计者的想象。”朱秉衡说。

  12月22日,黄马选手在创新大道上纵情奔跑,一览广州开发区“远超设计者想象”的发展成就。这条大道连接着代表“过去”的黄埔港,串起代表“现在”的广州科学城,北面连接代表着“未来”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折射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迭代发展之路。

  30多年前,发祥于西区的广州开发区通过“三来一补”的“短平快”项目度过了艰难的起步期,开始引进跨国企业项目。2002年5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实现“四区合一”管理。4年后,广州市政府决定委托广州开发区将官洲岛开发建设成为广州国际生物岛。2010年6月30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拉开建设大幕,与广州开发区融合,实行“五区合一”管理。2014年国务院同意调整广州行政区划,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合署办公,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