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工业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调结构、转方式进入关键时期。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复杂国际环境影响,工业发展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后续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由于市场对“工改商”“工改居”意愿强烈,造成产业用地被“压制”,存量工业用地保量的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广州市规划工业用地出现减量趋势。一些企业或村集体取得用地使用权时使用性质为工业用地,但现行规划已调整为居住或商业用地。要盘活该用地,要么由政府土地收储后出让(地块规划为居住,或规划为商业且位于政府应收储区域内),要么由用地权属方按商业用地市场评估价补缴地价后自主改造(规划为商业且位于政府应收储区域外)。
然而,企业或集体对土地增值预期较高,政府收储难度较大,且企业对补交大额土地差价自主改造也缺乏动力,诱发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现象。
暖巢繁枝,引凤来栖。广州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守住底线、强化保障、稳定“地盘”。工业产业区块划定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保障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土地要素与产业载体供给的重要措施,可为资本、人才、创新等其他要素的集聚提供先决条件。
工业产业区块作为产业保护范围,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一级控制线范围内,除因公共利益需要外,工业用地原则上不得作为其他非工业用途;二级控制线范围内,应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作为工业用途,如调整,则需遵循“底线规模不减少、产业布局更合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