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喜有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3-05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的一组数据,让“电子信息成为我省首个万亿产业”的消息尘埃落定:201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259.9亿元,同比增长13.8%。

  撞线万亿元后,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如何?3月4日,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量质待提升

  数据显示,2019年,我省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的产业规模几乎各占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的一半。其中,全省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42.2亿元,总量在全国排第六位;同比13.2%的增速在全国十大电子制造业大省中排名第二位。

  名列前茅的增速得益于一批大项目的稳步推进。这一年,成都京东方量产、绵阳京东方“点亮”,AMOLED柔性显示屏出货量全国第一。这一年,成都、绵阳、宜宾、泸州、广安、自贡、雅安等地一批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区(基地)加快建设。这一年,全省建成5G基站超万个,5G建设规模和应用试点示范位居全国前列。

  成绩固然可喜,但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成色、后劲也存在隐忧。201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利润大幅下滑,出现负增长。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处处长苏平看来,这反映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量、质都还需进一步提升。

  从量上看,尽管去年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排名全国第六位,但和名列榜首的广东、江苏等相比,体量悬殊还非常大。规模效应不强,受价格波动影响就会更大。

  从质上看,目前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整个行业受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去年以来,全球面板价格下跌40%左右,我省一些新上大项目利润率大受影响。在集成电路方面,我省的企业基本都是代工,附加值比较低。此外,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电子消费产品等也还没有找到大的新增长点。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