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城市”是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要全面提升的五大城市品牌之一。12月20日,昆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岳为民在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访谈中表示,昆明旅游产业发展在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总体布局中,具有“排头兵”的重要作用。
岳为民主任表示,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格局当中,旅游业应该发挥先导性、综合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通过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昆明对外开放水平。
今年8月初,昆明市召开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提出全市要聚焦“全域旅游”发展,聚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岳为民主任强调,“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它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孤立的从旅游景点、景区来发展旅游的思路,将城市和区域作为综合旅游发展的框架来进行设计与建设。“全域旅游”是全时空、全时段、全地域、全人员,甚至是全企业的一种旅游格局。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之下,市旅发委一是要抓“全域旅游”的规划。首先在规划思路层面上来践行“全域旅游”的理念,把城市规划、旅游布局解决好;二是要推进一批“全域旅游”示范性项目建设。包括在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石林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安宁温泉街道创建“全域旅游”示范镇、呈贡万溪冲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社区等,这样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理念落到实处积累经验,探索新出路。
究竟如何实现昆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市旅发委首先从思路和格局发生变化。过去昆明旅游业发展相对来说是较小的目标,现在昆明要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格局变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和其他产业相互衔接,加强与大健康、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特色农业等产业的关联,融合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其次是昆明旅游业需要提升。昆明传统的旅游产品、景区景点,如世博园、石林景区、云南民族村等传统景区,需要改造和提升,让游客有新的体验。再次是积极创造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来满足新时代的游客需求。最后,在旅游工作推动上,要形成一个大融合的格局。市旅发委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更好产业融合。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就要求昆明旅游加强推动国际化发展。旅游业是先天就具有开放性、国际化的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国际化,是当前市旅发委着力抓好的重要工作,旅发委将不断强化旅游国际化理念,让国际化的思路贯穿整个产业发展中;积极推动与世界旅游联合会、亚太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吸引更多国际化的项目、活动落地昆明,提升昆明旅游国际化水平;推动昆明旅游产品、营销国际化建设,让昆明旅游对海外游客具有更强地吸引力;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补齐国际化的旅游设施标识和标牌,方便海外游客到昆旅游,让他们感受到昆明的国际范儿。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旅游业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按照昆明市“188”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将集中实施近70个重大旅游项目,投资额近2300亿元。其中包括轿子山红土地旅游区等老景区的提升改造项目、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和草海万达文化城等一批旅游城市综合体建设、寻甸柯渡等红色旅游项目、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等。未来3至5年内,昆明将不断向市场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昆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