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南海全面启动“三旧”改造以来,已完成改造项目1.56万亩,正在实施改造项目2.62万亩,改造规模和改造效益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释放存量用地空间超4万亩,改造项目平均容积率由0.8提高到2.0,全区单位建设用地平均产值由2.3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4.5亿元/平方公里,翻了近一番。
随着创新模式的推进,南海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加快,涌现出瀚天科技城、天安中心、华南新加坡城等一批新型产业载体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广东金融高新区C区、广佛国际商贸城、听音湖片区等一批连片改造项目成果初显。南海新都市形象初步成型。
村级工业园既有“痛点”也有“潜力”
即使南海区已经先行在“三旧”改造工作中做出了示范,但整理全区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曾经在去年的“三旧”改造、环境治理和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透露这样的数据:2015年南海地均GDP2.08亿元/公顷,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就是村级工业园拉低了全区土地产出水平。”黄志豪说。2015年村级工业园实现税收55.12亿元,只占全区税收总额的12.8%。
村级工业园曾经为南海民营经济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如今随着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大多数村级工业园还集中了大量处于“2.0补课”阶段的五金、陶瓷、制鞋、纺织、家具等传统制造企业,挤压了南海企业增资扩产、政府招商引资的空间。从村级工业园中释放土地空间为新都市、新经济的发展服务,是大势所趋。
南海区现有685个村级工业园,占地面积14万亩,占南海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8%,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总量69%。如果按每年新增1万亩土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南海区每年将有6000亩的土地缺口,粗略计算,现有的村级工业园如果可以盘活利用,可以满足南海至少23年的用地需求。
村级工业园按照“整治规范一批、强化监管一批、升级改造一批”的总体要求,通过改造提升、环境保护、无证照经营、安全生产四大专项整治,全覆盖式推进综合整治提升。其中重点推进18个、面积超2000亩的升级改造类型的试点项目,通过拆除重建后引入优质企业,全面升级工业园。此外,南海区还提出围绕“全球创客新都市”核心区及“一横三纵”新都市带建设,以城市更新(“三旧”改造)项目和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项目为基础,谋划推动新一轮城市更新十大示范片区改造,总规模将超过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