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校培养影视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22

  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将于明日在蓉开幕。“熊猫奖”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导演谢飞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电影节小而精,非常有特色,尤其是这么多优秀电影集中展映,成都观众有福气!长期从事电影教育工作的他,也对成都高校的影视人才培育给予高度评价。

  电影节小而精 促进金砖五国文化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对金砖国家电影节充满期待,他说,“金砖五国”概念来自经济学,作为新世纪崛起的新兴市场,五国在经济上的合作交流进而扩大到文化、体育等各个层面。电影节的一大特色是五国轮流主办,不局限于一国一地,这也充分体现了以电影为桥梁,促进彼此间文化交流协作的特色。“电影节期间有竞赛、有展映、有论坛、有国家主题日的文化交流。这个电影节5年才在中国举办一次,成都这次能举办,成都的观众有福气啊,能看到这么多好电影。”

  对于本届电影节的展映影片,谢飞如数家珍:“金砖国家电影节的一大特色是小而精,每个国家两部新片参赛,此外,展映片中不乏经典之作,比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喜爱的,上世纪50年代的印度电影《流浪者》、上世纪70年代的《大篷车》,也有电影学院师生非常推崇喜爱的巴西电影《上帝之城》《中央车站》等,这些电影大多都没有在中国公映过,电影节为成都观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影机会。电影节的选片少而精,有过去也有现在。而电影就算是虚构的故事,也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风貌。”

  成都影视教育资源丰富 期待人才优势转化创作优势

  成都是中国的电影票房重镇,电影文化氛围浓郁,峨影集团也在国产电影历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成都举办此次金砖国家电影节,谢飞非常高兴。长期从事影视教育工作的他,经常来成都的影视专业高校讲学。谢飞感慨:“成都高校的影视教育、电影文化氛围,让我很惊讶。成都高校训练培养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量,在全国可是数一数二啊!”不过,谢飞也指出,成都目前在影视创作、制作上,还缺乏较好的成绩,希望能把强大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转化为好作品。他说:“电影节是商业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因为市场可能大多是好莱坞电影,而这些电影观众看不到。那么举办一个电影节的意义,也在于让当地的观众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电影。成都人喜欢看电影,有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希望金砖国家电影节成功举办后,成都这么大一个城市,这么好的电影氛围和资源,都应该自己办一个长期的固定的电影节。”

  评奖看实力 中国电影要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电影节开幕后,谢飞将和评委同时开始紧张繁忙的观摩、评审工作。对于中国参赛片能否取得好成绩,谢飞笑言:“对于评奖结果,大家都很关心,但我要说评奖是相对的,取决于评委的审美趣味和入围影片也就是对手的实力。”他透露,在入围影片中,自己已经看过的是《七月与安生》,“影片很不错,不是一般的言情戏、 琼瑶戏 ,人物生动,尤其是两个女孩子的情感刻画有分量,而且导演也是年轻人,是一部很有质量的电影。”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