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看看我们的车间。”叶明指着前面一排塑料大棚说。走进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采摘成熟的双孢菇,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专家挨个查看双孢菇长势,并仔细记录数据。
“这位专家来自荷兰。”叶明介绍,2015年公司投资2亿多元,从荷兰引进了设备及生产工艺,建成了现代化蘑菇料发酵场、全自动空调菇房。通过合作,双方技术交流日益密切。荷兰每年都会派出专家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叶明骄傲地介绍,“一带一路”构想实施后,他们迅速打开欧洲市场。公司如今除了有香港、深圳等地的订单,还通过第三方与欧洲、东南亚地区好几家食用菌运营商签订了销售协议。“目前公司日产鲜菇达10吨。”
明佳菌业只是定南县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受益企业之一。钟明介绍,近年来,定南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让信息、资金、业务流量源源不断输入定南,让“定南制造”不断输送到海外。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老牌加工企业宇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重新焕发生机。成立于2006年10月12日的宇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雨伞、高尔夫器具、皮具。2010年以后,受成本上涨、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销售状况,一度下滑得厉害。
2015年以来,看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商机,宇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并在县政府奖补政策的支持下,加强了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拓展了销售渠道,企业境遇一下好了起来。走进位于定南县工业园富田工业小区的宇瑨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赶制销往东南亚地区的皮具。“‘一带一路’真是好啊,我们公司现在又起死回生了。”看着车间里忙碌的情景,公司负责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以后我还要增加在定南的投资,利用好、分享好‘一带一路’建设这块大蛋糕。”
“国家‘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入实施,为定南加快经济提供了重大机遇。”钟明介绍,为融入“一带一路”创造有利条件,定南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以上,用于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仅2016年,县里就投入9600万元用于兑现企业奖补政策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今年1至4月,更是直接为企业减负6970万元。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2017年1至4月,定南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亿多元,同比增长9%;外贸出口总额近1.4亿美元,外商投资总额1702万美元,同比增长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