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让孩子遇见更好的引路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9-11

  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爱岗敬业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师德为先,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苏州教育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尊师重教,

  苏州的靓丽名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苏州历来崇文重教,教育事业发达,肩负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任。苏州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承载着苏州百姓的未来。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发挥作用,但毫无疑问,教师居于关键位置,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能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直接关系着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正因如此,自古以来,苏州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苏州百姓对好的教育更加期盼的今天,要不断满足“有学上”到“上好学”

  的更高要求,苏州始终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与苏州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师德高尚、能力卓越、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教育人才队伍,使苏州成为高层次教育人才向往和首选的高地。

  新的历史节点,

  苏州教育扬帆起航

  在江苏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适合的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放到改革的重点上,其着力点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苏州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拓展教师发展的渠道,苏州市委、市政府通过政策层面给予有力支持。

  早在2013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下发了苏州市首个全面部署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政策的指引下,高层次教育人才引领苏州教育迈入新的高地,截至目前,全省共1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苏州3人入选,占全省入选人数的五分之一;全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00人,苏州共24人,占比居首……

  苏州对教育人才的重视程度从未放松过,今年8月苏州市制定了《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这是目前苏州对教育人才发展力度最大的政策。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分为人才引进和分层培养两大类,目标是在5年内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师范院校及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引进100名教育特聘人才,分层次培养10名教育名家、100名教育领军人才、500名青年拔尖人才。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苏州教育在今年5月评选出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不仅如此,《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实施细则》中对青年拔尖人才的奖励力度之大,着实为青年教师注入新的动力,细则还制定了考核和资金管理保障措施,规定具体,操作性强。细则自8月初颁布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件是苏州市建设教育人才队伍新的指针,全市在人才引进和分层培养方面有了更新、更高的渠道,为苏州教育人才发展注入新的政策活力。

  人之模范,向光荣的教师致敬

  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那么,教师成长就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还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门的人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需把握和引领时代的发展。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榜样教师,今年年初,苏州有一位教师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他是太仓高级中学的一位物理教师,历届学生对王永元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都给予极高评价,是公认的实验多、笑声多、学习轻松、效果好的老师,学生把听王老师上课作为享受和骄傲。他常常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最有魅力的老师”和“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王永元同志从教34年来一直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诲人不倦,他经常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广大教师,在教师中树立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

  当下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今天的学生不再“单纯”,教师不再“权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怎样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胸怀理想是教师前行的动力。“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对待,对教书育人怀有激情和敬意。教师的职业、学识、人品,不仅决定着个人事业的成败,还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成败。教师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心中有爱是教师成长的动力源。教师是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每一位教师心中都应保有一份对学生的爱,对入职多年的老教师来说要不忘初心,保有爱心,对新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学校及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呵护好青年教师的那份真心。

  教师得以发展,苏城学子才会遇到更多的好老师,遇到更好的引路人。教师职业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不断提升。营造全社会尊敬教师、重视教育的风气,是发展和繁荣教育事业的重要保证,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在第三十三个教师节之际,营造尊重教师的氛围,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使苏州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彰显苏派名师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