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委党校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推出的《2018温州蓝皮书》(下简称《蓝皮书》)昨天正式发布。该书从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以31篇研究报告对2017年的温州经济社会形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2018年走势进行了预测。
发布会上,《蓝皮书》各项研究报告的执笔人——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对各项报告进行了讲解。课题组认为,2017年温州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新动能不足、发展不协调、城市管理能力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进入新时代的温州,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依然任重道远。
经济增速预测今年将达7.5%-8%
2017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4%,经济总量达到5453.2亿元,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三。
《蓝皮书》认为,当前温州正处于基础设施、房地产的投资增长期,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期和农村振兴战略的起步期。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依然强劲,而以传统产业为支柱的工业投资则趋于萎缩。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农业将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机遇。预计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不低于10%的水平。
在消费领域,因就业情况良好,居民收入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增长基础较好。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处于上升时期,旅游业将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旺销带来的后续消费可观。总体上消费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进出口方面虽然因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而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温州进出口比例不高,总体影响可控。
由于三大需求的均衡增长,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测将达到7.5%-8%。
工业经济
仍需发现和培育动能
2017年温州工业经济走势稳健,年中累计增速曾一度高达8%,但全年仍较上一年度低0.1个百分点。《蓝皮书》认为,工业经济前半程有所发力,后半程稍显疲软的走势表明,经济新动能尚未形成。
2017年1-11月,我市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回落1.5个百分点外,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长值分别达到9.5%和10.4%;全年新增4个投资15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新增百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20家;新增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2家,“专精特新”企业2542家;工业新产品产值累计1279亿元,同比增长31.7%……这些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但具备担当工业经济新动能、真正有竞争力的工业产业仍然还未出现。传统的电气、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千亿级产业仍面临不少挑战。
《蓝皮书》认为,工业经济发展应以“速度换结构”,坚持走“质”而非“量”之路,宁可让“速”,不应让“道”。其建议温州产业政策着力的重点领域和政策的理念定位于发现和培育工业经济新动能。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