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区是他此生最难忘的一个工作单位,他认为这里充满着希望、机遇。1997年,长沙高新区党工委正式明确为市委派出机构后,市委任命周里冰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上任之初,市委、市政府要求长沙高新区“在工业发展上再造一个长沙”。面对指示,周里冰和他的团队从基础工作抓起,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创建了新的园区,发展了新的产业。近期,记者走近高新区原党工委书记周里冰,听他讲述高新区如何建设麓谷,促进产业发展。
做大园区
从规划入手、蓝图引路
“希望与困难是并存的。”周里冰说,1998年1月6日,时任宁乡县委书记的周里冰被派往长沙高新区,这是高新区被明确市委派出机构的首任党工委书记。
周里冰说,上任之初面临的是“希望之期,转折之机”。“我记得当时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长沙高新区‘在工业发展上要再造一个长沙’。言下之意,今后高新区工业产值要比得上长沙全市的工业产值。”周里冰回忆,当时深感压力巨大,无论是哪方面,要达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快产业发展,都是有一定困难的。
1998年,高新区是一个概念上的“一区四园”,并没有实际的核心区。在这种情况下,周里冰和他的团队认为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核心区,只有把园区建设好,才能有产业发展的空间。为此,他们跳出原有的框框,大胆向西挺进,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容得下产业项目大布局大发展的核心区。
建设核心区第一位的工作是规划,首先大家决定先开发5平方公里。“园区既要体现城市功能,也要具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功能。”周里冰说,这是大家一致认为的。
“首次作出了面向全国招标的举措!”在面向全国招标规划建设过程中,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城市规划院、广州规划院、戚扬建筑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加拿大)等10多家院所、企业进行投标,初步选中其中7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划,通过专家的评审,最终确定戚扬建筑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加拿大)的方案为实施方案。“产业园区必须是青山绿水,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要对山体进行有效保护。”周里冰说,当时就是因为这一个概念,最终选中加拿大这家公司。
美国有硅谷,湖南有麓谷。最初,中标的公司将高新区规划为“绿谷”,意在打造青山绿水的产业园区。在市委、市政府决策过程中,“绿谷”更名为“麓谷”,寓意打造岳麓山下的“硅谷”。“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美丽的园区,还要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周里冰说。
做优环境
创造招商引资硬件、软件条件
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服务环境。在做大园区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质量的提升。“只有好的基础条件,才能发展好的项目。”周里冰回忆,在大规模、大力度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完全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进行水路电气的施工建设。比如,高新区修建的第一条路是振兴路,这条路就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
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基础设施上了新的台阶,满足了城市发展的一些功能要求,更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项目引进来,要在高新区发展壮大,形成产业规模,软环境同等重要。周里冰认为,硬环境配套要齐全;在政策、融资、税收、服务等软环境上更要优于其他地方。
“发展产业既要扶优扶强,也要培小培新。”周里冰表示,高新区是一个大型孵化器,要创新管理方法,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此,高新区在管理体制上大胆创新,实行党政合署办公和大部门制,仅有4个办事机构和一个总公司,100多名工作人员,大家一条心、一股劲,团结共事、一心干事、合力成事。
“只要有企业到麓谷来,每个人都是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执行国家优惠政策。使大小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周里冰回忆,华自科技就是高新区全力培植发展壮大的,该公司在原高新区管委会附近购置了一块地,后来高新区在麓谷开辟绿色通道,使其一步一台阶。如今,该公司已经成为业内有名的上市公司。
优质服务、创优环境,自然而然,企业愿意进来了,并且能够支持其留在麓谷发展壮大。这就是给予周里冰及其班子成员最大的硕果。
做强产业
走南闯北学习先进经验
建设园区,做优环境,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把产业做大做强。为了借鉴外地经验,1998年初,周里冰和时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柳冠群兵分两组,去外面学习经验。半个月,两支队伍共跑了全国10多个高新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看其他高新区发展规划,将优秀的经验应用于麓谷。”这次走访,给周里冰及其班子成员一个重要的启发——做强产业,重中之重就是招商引资。
第一是领导重视招商。周里冰认为,只有领导重视了,再难的事也会不难。因此,他们定期研究招商、决策招商,并转向带队外出招商、上门招商。
第二是组织好一支招商队伍,选精兵强将做招商工作。高新区有一支被大家公认的、不怕辛苦的招商队伍。同时,每个工作人员都是高新区的宣传员、招商形象。
第三是注重对进驻高新区的企业做好保姆式的服务。周里冰认为,以商招商是最成功的,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
“在高新区的企业,他们能够发展壮大,这才是我们的最大希望,大家的共同心愿。”周里冰说。
对话
记者:您如何评价现在的高新区?
周里冰:现在,高新区是形象高大、规模宏大、实力强大,“麓谷”这个高新区的代名词已经响当当。园区规模很大,特别是发展实力,在全国范围来说有一定地位。经济质量很高,按照一般要求来讲,地方财政收入如果税收在75%以上,这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优质的。如今,高新区的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为96%以上,足以证明高新区实力雄厚。产业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要求。
记者:您对高新区今后发展有什么建议?
周里冰:我认为,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新区今后的发展始终要坚持高质量、重效益,不在乎园区面积大小,而在于单位面积产生效益多少。也就是说,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满足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有多少人就业、有多少税收,这才是重要的。除了优质高效产业项目外,作为高新区,一定要不忘初心、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把科技推向新的发展水平,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