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委网信办主办,东北新闻网协办的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在沈阳市正式启航,未来五天里,来自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将共同见证沿海城市的变化,感受老工业基地的新气象。
此次网媒辽宁行的主题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看辽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辽宁"。辽宁省委网信办专职副主任郭铁钧在出席启航仪式上寄语媒体,希望通过记者们所见所闻,真实记录辽宁的新气象,并通过各自的平台传播出去,共同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助力加油。
营口曾是东北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有“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的美誉。150余年开埠通商,多民族聚居文化交融,使营口成为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开放包容之风和海纳百川气质的城市。作为重点采访对象,17日,滨城营口迎来全国网络媒体记者的到访。营口市副市长高炜向记者们介绍了营口的经济情况。
营口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的叠加位置,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同时,营口地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蒙俄经济走廊出海位置,是“辽满欧”亚欧大陆桥的东线起点,是中韩、俄韩、欧韩贸易往来最经济、最便利的唯一通道,具有承启东西、连贯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营口港是中国第八、世界第十二大港口,海铁联运总量居全国第一。营口物产丰富,农业以水稻、水果、水产品为特色,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
营口是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更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和“一带一路”四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域。营口产业基础雄厚,曾经是辽宁轻纺工业基地,纺织、印染能力居全省前列,烟、盐、纸等轻工产品行销全国。形成以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汽保、乐器两大特色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营口集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于一身。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营口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时期,经济总量稳居辽宁省第4位,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营口已成为辽宁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和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今天的营口,适时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等重大机遇,要走出一条建设沿海强市的科学发展之路,围绕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排头兵。到“十三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