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不断融入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近日,记者在广西采访中发现,数字与广西政务管理、传统产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带来变革的同时,一系列数字经济衍生的新兴产业也蓬勃兴起,“数字+”持续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产业数字化引领广西经济提质增效
数字终端对准一箱零部件“嘀”一声,就完成了填单到核对再到录入系统的所有步骤,这是近日记者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生产厂看到的情景。
进货检验员冼曦说,此前每日用于填写表格和录入系统的时间就超过4个小时。自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来,只需轻轻一扫,所有信息会立即同步给整个系统,每天节约了超过50%的填单和系统录入时间,人为错漏因素大大降低,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
挖掘机整机入库检验员曾世强认为,数字化改造除了工作方式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工作理念的转变。以前生产线所有环节都是“画地为牢”。例如生产的不管质检,觉得可以依靠最后一关检验。而今人人都是检验员,每个环节的操作都是实时录入系统,所有操作可追溯,“万众一心”正是数字化工厂的精神面貌。
柳工挖掘机厂的数字化改造只是当前广西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一角,产业的数字化转变正在广西各地悄然展开。
在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基于工业云和互联网的发动机智能制造平台与发动机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正将众多数据汇集于此,通过网络协同制造发展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日趋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安排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方式。
玉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管理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玉柴集团、南南铝业、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骨干企业智能工厂建设快速推进。以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引领,通过广西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不断降低,转型浪潮加速向更多中小企业拓展,进一步引领广西经济提质增效。
数字产业化带动广西新兴产业崛起